青春路上,无愧芳华
——记黑龙江省水利厅选调生、驻村干部张悦
□本报记者 李刚
“闺女,银行卡里终于收到钱啦,太谢谢你了!”听到吴海明大爷发来的微信语音,张悦心里美滋滋的。
办理农村籍退役士兵优抚金,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黎明街道幸福村的一项重要工作,经常需要多方查证,反复沟通。吴海明的退役证,就是40年前发放的,字迹和部队盖章早已模糊,张悦按照吴大爷的口述,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,又经多方沟通,与原来服役、后来转隶的单位取得联系,才确保信息的准确。
登记,回访,走街串巷。八个多月“沉浸式”驻村生活,让黑龙江省水利厅选调生张悦,从充满“书卷气”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,一点点蜕变为沾染“泥土气”的幸福村村干部。调解说和、宣传检查,一件件“家长里短”的小事、琐事,绘就了幸福村村民的幸福生活。
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中,张悦当起了幸福村的普查员和录入员,从参加培训学习系统应用,到入户发放普查表,从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失联的法人单位,到逐一审查核对数据信息,在为期6个月的经普工作中,她普查了全村180多家单位,与200多位企业工作人员对接联系,打了1000多通电话,最终提前超额完成任务。街道办经济科的大姐,都竖起大拇指说:“这孩子太不容易了,能达到这个普查数量,确实厉害”。
像张悦这样,选调生驻村,既让刚走出校门就步入工作岗位的莘莘学子,直接接触到农村工作,感受基层最真实的样子,又给村里增加了得力帮手。
开展林地图斑核查,需要对照国家森林智慧管理平台上的卫星地图,这对不熟悉电脑的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刘海波来说,是个难题。
“林地图斑认定可是个累眼睛的活儿,多亏了张悦这个好助手。”张悦的到来,让问题迎刃而解。为准确判断出每一块图斑在村里的具体位置,张悦在网上查找幸福村路网地图,与平台卫星地图进行逐一比对。为了确保位置准确无误,每个点位她都赴实地查看,并录入照片,就这样一边比对辨别,一边勘察拍照,两周内完成了131块图斑核查。
从机关到村镇,驻村工作是踏实付出,也是一种双向滋养。8个月来,张悦建立微信群为退役军人发布最新招聘信息;组织村干部进行电子办公操作培训;发挥水利优势,制定村级防汛应急预案及防汛转移计划;帮助不会写字的村民填写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利用情况调查表,一填就是几百份……她用实际行动,践行着当代龙江水利青年干部致知力行、惟干为实的青春本色。
“作为幸福村的村书记助理,从懵懵懂懂到轻车熟路,从跃跃欲试到得心应手,在基层经历、成长,我觉得很‘值’。”刚被分配到幸福村时,陌生的农村环境、缺乏工作经验,曾让张悦感到焦虑。当她真正认识基层、走进农村,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够解决一名老人的低保补助问题、能联系街道帮助一个企业建立工会、能抓起村里的党建任务,便越发觉得基层工作有意义,越发体会到,深入基层就是见证自我成长的过程。
青春无问西东,奋斗自成芳华。作为选调生,张悦的驻村之路仍在继续,更多的角色在等待着她去一一“解锁”。除张悦之外,越来越多的选调生,正在乡野间向上生长、向下扎根,以无问西东的真诚与勇气,诠释使命与担当,用真心真情“编织”着村民的幸福生活。
作者:李刚
责任编辑:王瑜